![]() 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包括侧架板、上夹持抱箍和输水泵,所述侧架板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板,且支撑架板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吸尘风机,且吸尘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尘口,所述侧架板靠近支撑架板底端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座,且绝缘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电阻器单体。该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通过导热垫片将电阻器单体表面散发的热量快速传导给储液管道,使之在储液管道内部冷却液的作用下,该热量的散发排出速度得以加快,储液管道之间通过转接管道形成连通状,从而利于定期更换其内部储放的冷却液。 公开号:CN214337168U 申请号:CN202120593735.5U 申请日:2021-03-2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唐文军 申请人:Shenzhen Fruition Industrial Co ltd; IPC主号:H02B1-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 [n0002] 电荷在导体中运动时,会受到分子和原子等其他粒子的碰撞与摩擦,碰撞和摩擦的结果形成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最明显的特征是导体消耗电能而发热(或发光)。物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称为该物体的电阻。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n0003] 现有的电阻器自身强度结构不够稳定,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同时散热性能单一,无法满足电阻器的自身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阻器自身强度结构不够稳定,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同时散热性能单一,无法满足电阻器的自身使用需求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包括侧架板、上夹持抱箍和输水泵,所述侧架板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板,且支撑架板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吸尘风机,且吸尘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尘口,所述侧架板靠近支撑架板底端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座,且绝缘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电阻器单体,所述电阻器单体的左侧设置有绝缘支架,且绝缘支架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铝合金支撑杆,所述铝合金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储液管道,且储液管道靠近电阻器单体横向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垫片,所述储液管道之间通过转接管道相连接,所述上夹持抱箍包裹于电阻器单体的右侧上方,且上夹持抱箍的内侧依次衔接有缓冲垫片和夹持环,所述电阻器单体的右侧下方包裹有下夹持抱箍,且下夹持抱箍和上夹持抱箍之间通过紧固螺丝相固定,所述输水泵设置于储液管道的进水端。 [n0006] 优选的,所述侧架板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板关于侧架板的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n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关于支撑架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支撑架之间通过吸尘风机构成连接结构。 [n0008] 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关于支撑架板的底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吸尘口通过吸尘管道与吸尘风机构成连通状结构。 [n0009] 优选的,所述绝缘座和侧架板之间呈紧密贴合,且电阻器单体关于绝缘座的左侧表面呈竖向等距状分布。 [n0010] 优选的,所述电阻器单体和绝缘支架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铝合金支撑杆关于绝缘支架的右侧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n0011]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支撑杆关于储液管道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储液管道和导热垫片之间呈紧密贴合。 [n0012] 优选的,所述储液管道之间通过转接管道构成连通状结构,且储液管道和输水泵之间相互连通。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1、该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吸尘风机、吸尘管道和吸尘口之间相互连通,借助吸尘风机驱动内部元件传动,使之吸尘口附近空气中的微型颗粒状物质以及电阻器单体表面沾附的灰尘得以被吸收,从而避免灰尘积存影响电阻器单体的自身散热性能。 [n0015] 2、该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铝合金支撑杆和绝缘支架之间固定,对电阻器单体的两端进行环形包裹,从而使得电阻器单体两端的强度得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抗折断能力,并且铝合金支撑杆表面均匀涂抹有防腐涂层,使之铝合金支撑杆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从而进一步延长该结构的使用寿命。 [n0016] 3、该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通过导热垫片将电阻器单体表面散发的热量快速传导给储液管道,使之在储液管道内部冷却液的作用下,该热量的散发排出速度得以加快,储液管道之间通过转接管道形成连通状,从而利于定期更换其内部储放的冷却液。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夹持抱箍和下夹持抱箍侧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1、侧架板;2、支撑架板;3、支撑架;4、吸尘风机;5、吸尘管道;6、吸尘口;7、绝缘座;8、电阻器单体;9、上夹持抱箍;10、输水泵;11、缓冲垫片;12、夹持环;13、紧固螺丝;14、下夹持抱箍;15、绝缘支架;16、铝合金支撑杆;17、储液管道;18、转接管道;19、导热垫片。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包括侧架板1、支撑架板2、支撑架3、吸尘风机4、吸尘管道5、吸尘口6、绝缘座7、电阻器单体8、上夹持抱箍9、输水泵10、缓冲垫片11、夹持环12、紧固螺丝13、下夹持抱箍14、绝缘支架15、铝合金支撑杆16、储液管道17、转接管道18和导热垫片19,侧架板1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板2,且支撑架板2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之间连接有吸尘风机4,且吸尘风机4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管道5,吸尘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尘口6,侧架板1靠近支撑架板2底端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座7,且绝缘座7的另一侧安装有电阻器单体8,电阻器单体8的左侧设置有绝缘支架15,且绝缘支架15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铝合金支撑杆16,铝合金支撑杆16之间连接有储液管道17,且储液管道17靠近电阻器单体8横向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垫片19,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相连接,上夹持抱箍9包裹于电阻器单体8的右侧上方,且上夹持抱箍9的内侧依次衔接有缓冲垫片11和夹持环12,电阻器单体8的右侧下方包裹有下夹持抱箍14,且下夹持抱箍14和上夹持抱箍9之间通过紧固螺丝13相固定,输水泵10设置于储液管道17的进水端,侧架板1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板2关于侧架板1的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支撑架3关于支撑架板2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支撑架3之间通过吸尘风机4构成连接结构,吸尘口6关于支撑架板2的底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吸尘口6通过吸尘管道5与吸尘风机4构成连通状结构,吸尘风机4、吸尘管道5和吸尘口6之间相互连通,借助吸尘风机4驱动内部元件传动,使之吸尘口6附近空气中的微型颗粒状物质以及电阻器单体8表面沾附的灰尘得以被吸收,从而避免灰尘积存影响电阻器单体8的自身散热性能; [n0023] 绝缘座7和侧架板1之间呈紧密贴合,且电阻器单体8关于绝缘座7的左侧表面呈竖向等距状分布,电阻器单体8和绝缘支架15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铝合金支撑杆16关于绝缘支架15的右侧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铝合金支撑杆16和绝缘支架15之间固定,对电阻器单体8的两端进行环形包裹,从而使得电阻器单体8两端的强度得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抗折断能力,并且铝合金支撑杆16表面均匀涂抹有防腐涂层,使之铝合金支撑杆16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从而进一步延长该结构的使用寿命; [n0024] 铝合金支撑杆16关于储液管道17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储液管道17和导热垫片19之间呈紧密贴合,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构成连通状结构,且储液管道17和输水泵10之间相互连通,通过导热垫片19将电阻器单体8表面散发的热量快速传导给储液管道17,使之在储液管道17内部冷却液的作用下,该热量的散发排出速度得以加快,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形成连通状,从而利于定期更换其内部储放的冷却液。 [n0025]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首先支撑架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架板2之间通过两个侧架板1进行相连,两个侧架板1靠近支撑架板2竖直中轴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绝缘支架15和绝缘座7,绝缘支架15和绝缘座7之间安装有电阻器单体8,其中同一水平线的电阻器单体8之间可以进行并联,同一列的电阻器单体8之间可以进行串联,接着铝合金支撑杆16和绝缘支架15之间固定,可对电阻器单体8两端部位进行环形包裹,从而使得电阻器单体8两端的强度得以增强,并具备了一定的抗折断能力,并且铝合金支撑杆16表面均匀涂抹有防腐涂层,使之铝合金支撑杆16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从而进一步延长该结构的使用寿命,接着电阻器单体8靠近绝缘座7的一端外部分别由上夹持抱箍9和下夹持抱箍14包裹,上夹持抱箍9和下夹持抱箍14之间通过紧固螺丝13紧固,从而使得电阻器单体8右端可以与铝合金支撑杆16之间连接起来,进一步加强该电阻器单体8的自身稳定性,同时配合上夹持抱箍9和下夹持抱箍14内侧设置的缓冲垫片11、夹持环12,使之电阻器单体8可以得到一定的缓冲保护能力,不易发生损坏,接着导热垫片19的增设是为了将电阻器单体8表面散发的热量快速传导给储液管道17,使之在储液管道17内部冷却液的作用下,该热量的散发排出速度得以加快,并且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形成连通状,从而方便输水泵10统一输入新的冷却液,接着吸尘风机4、吸尘管道5和吸尘口6之间相互配合,借助吸尘风机4驱动内部元件传动,使之吸尘口6附近空气中的微型颗粒状物质以及电阻器单体8表面沾附的灰尘得以被吸收,从而避免灰尘积存影响电阻器单体8的自身散热性能。 [n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包括侧架板(1)、上夹持抱箍(9)和输水泵(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板(1)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板(2),且支撑架板(2)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之间连接有吸尘风机(4),且吸尘风机(4)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管道(5),所述吸尘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尘口(6),所述侧架板(1)靠近支撑架板(2)底端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座(7),且绝缘座(7)的另一侧安装有电阻器单体(8),所述电阻器单体(8)的左侧设置有绝缘支架(15),且绝缘支架(15)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铝合金支撑杆(16),所述铝合金支撑杆(16)之间连接有储液管道(17),且储液管道(17)靠近电阻器单体(8)横向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垫片(19),所述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相连接,所述上夹持抱箍(9)包裹于电阻器单体(8)的右侧上方,且上夹持抱箍(9)的内侧依次衔接有缓冲垫片(11)和夹持环(12),所述电阻器单体(8)的右侧下方包裹有下夹持抱箍(14),且下夹持抱箍(14)和上夹持抱箍(9)之间通过紧固螺丝(13)相固定,所述输水泵(10)设置于储液管道(17)的进水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板(1)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板(2)关于侧架板(1)的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关于支撑架板(2)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支撑架(3)之间通过吸尘风机(4)构成连接结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6)关于支撑架板(2)的底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吸尘口(6)通过吸尘管道(5)与吸尘风机(4)构成连通状结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7)和侧架板(1)之间呈紧密贴合,且电阻器单体(8)关于绝缘座(7)的左侧表面呈竖向等距状分布。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器单体(8)和绝缘支架(15)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铝合金支撑杆(16)关于绝缘支架(15)的右侧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支撑杆(16)关于储液管道(17)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储液管道(17)和导热垫片(19)之间呈紧密贴合。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道(17)之间通过转接管道(18)构成连通状结构,且储液管道(17)和输水泵(10)之间相互连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100987299B1|2010-10-12|고무 냉각 매니폴드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4337168U|2021-10-01|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 CN207834068U|2018-09-07|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WO2018133276A1|2018-07-26|电动汽车 WO2018090857A1|2018-05-24|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1400930U|2020-09-01|一种高导热散热复合材料 CN214125862U|2021-09-03|用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散热机构 CN109637989B|2020-08-14|一种用于大功率igbt散热的并联管路液冷散热器 CN209731887U|2019-12-03|新型散热铜鳍片 CN214482056U|2021-10-22|一种电力电子功率单元散热器 CN211700492U|2020-10-16|一种动力锂电池散热装置 CN210900178U|2020-06-30|一种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气泵 CN212157822U|2020-12-15|一种实用的冰箱散热器 CN210780407U|2020-06-16|一种采用换热结构的发电机空气冷却器 CN214842691U|2021-11-23|一种高效翅片散热器 CN210379197U|2020-04-21|一种基于新型动力电池的供电模组 CN213832077U|2021-07-30|一种具有辅助散热管的空调加热器 CN213459882U|2021-06-15|一种高能效比的锂电池散热器 CN211876760U|2020-11-06|炉体冷却装置及炉体设备 CN207072176U|2018-03-06|一种用于地板加工的uv印刷冷却装置 CN211429863U|2020-09-04|一种散热性能高的复合电路板 CN213782156U|2021-07-23|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CN109066007B|2020-06-30|一种基于热管的大规模电池模组集成箱冷却系统 CN211261860U|2020-08-14|一种便携式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服 CN214336833U|2021-10-01|一种快速液冷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铝托盘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93735.5U|CN214337168U|2021-03-24|2021-03-24|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CN202120593735.5U| CN214337168U|2021-03-24|2021-03-24|一种高强度易散热的可单体串联或并联的电阻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